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8179.2009.10.008

异位嗜铬细胞瘤17例

引用
目的:总结异住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以增进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75年至2008年共17例经病理证实为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中,良性者占70.59%(12/17),恶性者占29.41%(5/17).单发者占88.24%(15/17),多发者占11.76%(2/17).血压正常者占52.94%(9/17),伴有高血压病史者占47.06%(8/17).17例患者中检测24小时尿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共11例,其中7例高于正常,VMA异常升高阳性率为63.64%(7/11).17例中1例发生于膀胱,余16例均发生于腹部:腹主动脉旁41.18%(7/17)、下腔静脉旁17.65%(3/17)、肾门附近11.76%(2/17),邻近胰头、降结肠、十二指肠水平部、骶骨前各5.88%(1/17).位于脊柱左侧占52.94%(9/17),位于脊柱右侧占41.18%(7/17),位于脊柱中央占5.88%(1/17).病灶最大直径>5cm者占82.35%(14/17),<5cm者占17.65%(3/17).17例中手术治疗者占94.12%(16/17),根治性切除肿瘤者占70.59%(12/17),姑息性切除肿瘤者占5.88%(1/17),无法切除仅行病理学检查明确病理者占17.65%(3/17).开腹手术中触摸或挤压肿物时,46.67%(7/15)出现血压明显增高.结论:异位嗜铬细胞瘤很少见,早期诊断较困难.其恶性发病率较发生在肾上腺的嗜铬细胞瘤高;病理学检查不是恶性嗜铬细胞瘤诊断的金标准.患者常伴高血压病史;病灶多邻近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肾门;单发者较多;就诊时肿瘤最大直径常在5 cm以上:检测24小时尿VMA是诊断的重要生化指标;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术中触摸或挤压肿物时易出现血压明显增高.根治性切除预后良好;手术成败关键之一是良好的术前扩容准备.

异位嗜铬细胞瘤、诊断、治疗

36

R73;R81

2009-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68-57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肿瘤临床

1000-8179

12-1099/R

36

2009,36(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