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8179.2001.03.009

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引用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86年1月~1998年12月行广泛性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148例子宫内膜癌病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淋巴结转移的特点.结果: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2.97%(34/148),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髂内和髂外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为28.00%(14/50),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骶前和相当于肠系膜下动脉起始处高度的淋巴结.子宫内膜腺癌、腺鳞癌和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6.70%、40.00%、52.17%(P<0.05);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4.81%、50.00%、50.00%(P<0.01).当子宫外有病灶时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74.10%、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为44.40%,子宫外无病灶时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11.60%,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为8.70%,前后相比P<0.001.细胞分化Ⅲ级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57.14%;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为56.52%与细胞分化Ⅰ、Ⅱ级相比P<0.001.子宫旁脉管有浸润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84.21%,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为26.92%,与宫旁无脉管浸润相比,前者P<0.001;后者P>0.05;肿瘤浸润子宫肌层超过其厚度的1/2、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8.30%和37.14%(P<0.001、P<0.05).当肿瘤位于宫体下段时,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4.00%和36.40%,前者P<0.05;后者P>0.05.结论:腺鳞癌、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子宫外有转移灶和肿瘤细胞分级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宫旁脉管浸润是盆腔淋巴结转移中最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原发病灶部位、肌层浸润深度主要影响盆腔淋巴结转移.对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应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加系统的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这不仅能切除阳性淋巴结,提高生存质量,而且可以准确分期、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子宫内膜肿瘤、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

28

R737.33;R735.4(肿瘤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96-20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肿瘤临床

1000-8179

12-1099/R

28

2001,28(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