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2007/j.issn.0258-4646.2020.08.013

D-二聚体与慢性心力衰竭院内死亡的相关性

引用
目的 探索D-二聚体(D-dimer)与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慢性心衰患者2840例,按照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分组,分为生存组和院内死亡组.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与D-dimer相关的血液指标和超声心动图指标.以Spearman相关分析中具有相关性的指标为自变量,D-dimer为因变量,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与D-dimer密切相关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确定D-dimer预测院内死亡的最佳界值.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慢性心衰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各独立危险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各因素对院内死亡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2840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死亡46例.院内死亡组D-dimer较生存组升高[分别为788(342~1418)μg/L和212(120~420)μg/L,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D-dimer与脑钠肽(BNP)呈正相关(P=0.017),与白蛋白、血钠、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分别为P<0.001,P<0.001,P=0.021).通过ROC曲线,D-dimer预测院内死亡的最佳界值为614μg/L,AUCD-dimer=0.81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imer>614μg/L是慢性心衰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OR=11.147,95%CI:5.967~20.822;多因素分析OR=5.691,95%CI:2.750~11.778).其他独立危险因素BNP、血红蛋白、血肌酐的AUC比较结果显示(AUCBNP=0.729,AUC血红蛋白=0.679,AUC血肌酐=0.621),D-dimer预测慢性心衰院内死亡发生的价值高于血红蛋白和血肌酐,但与BNP无差异.结论 D-dimer升高是慢性心衰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慢性心力衰竭、D-二聚体、院内死亡

49

R541.6(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225003

2020-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37-74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0258-4646

21-1227/R

49

2020,49(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