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7-9572.2015.21.009

老年人实施轻比重蛛网膜下腔麻醉药物的剂量和安全性研究

引用
目的:探索60岁以上患者实施轻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可行性及安全剂量范围。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12年9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治,在轻比重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内固定术的60岁以上患者146例,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60~79岁组(Ⅰ组,74例)和≥80岁组(Ⅱ组,72例)。两组患者均于L2~3或L3~4间隙行单次蛛网膜下腔穿刺或一点法腰硬联合阻滞,穿刺成功后,缓慢注入0.2%轻比重布比卡因。根据电子记录麻醉单检索并获取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前,麻醉后5、10、20、30、60 min及出室前的血压,布比卡因用量,麻醉平面,麻醉期间的输液量,是否采用旁正中入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根据电子病历系统检索并获取术后至出院期间所有新发的并发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输液量、实施髂浅筋膜阻滞、采用旁正中入路、使用缩血管药物、术后并发症、麻醉平面、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布比卡因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交互=0.325, F组间=0.708, F时间=14.202; P交互=0.688, P组间=0.402, P时间<0.001)。两组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后5、10、20、30、60 min时平均动脉压均较蛛网膜下腔麻醉前下降(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麻醉前收缩压和麻醉平面是蛛网膜下腔麻醉后血压下降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对80岁及以上的患者实施轻比重蛛网膜下腔麻醉时,推荐剂量8~10 mg;60~79岁患者,推荐剂量9~12 mg。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后血压下降发生率高,需积极地进行缩血管药物治疗。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麻醉、低血压

R614.1(外科手术学)

2015-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531-253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全科医学

1007-9572

13-1222/R

2015,(2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