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406X.2008.06.015

寰枢椎后路四种钉棒固定方法的三维稳定性评价

引用
目的:评价寰枢椎后路四种不同钉棒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6具人体新鲜颈椎标本,切除齿状突及寰枢间韧带等结构制造寰枢椎失稳模型,对每具标本先后进行5种方式同定:A组(双侧C1椎弓根螺钉+C2/3经关节螺钉)、B组(C1椎弓根螺钉+C2侧块螺钉)、C组(C1椎弓根螺钉+C2椎弓根螺钉)、D组(C1椎弓根螺钉+C2椎板螺钉):与对照组E组(Magerl螺钉,即经C1/2侧块关节螺钉)进行对比,存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测量比较其寰枢椎间的屈伸、侧屈、旋转三维稳定性.结果:在前屈稳定性上,四种钉棒固定方法(A、B、C、D组)间无差异(P>0.05),且均优于单纯Magerl螺钉固定(E组)(P<0.05).在后伸稳定性上,D组与E组两种固定方法间无差异(P>0.05),其抗后伸的稳定性较A、B、C组略差(P<0.05);A、B、C组三种钉俸固定方法间无差异(P>0.05).在侧屈运动稳定性上,D组的稳定性略差,其他四种同定方式问无差异(P>0.05).在旋转稳定性上,所有固定方式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种钉棒固定方法都具有可靠的三维稳定性,临床应用时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解剖结构情况和术者对不同手术技术的熟悉程度进行选择.

寰枢椎、螺钉、内固定、生物力学

18

R687.3.R318.01(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A200550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20023001

2008-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64-468,Ⅱ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004-406/X

11-3027/R

18

2008,18(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