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2140/j.issn.1000-7423.2019.01.004

婴儿利什曼原虫感染小鼠体内中性粒细胞形成胞外诱捕网能力的研究

引用
目的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婴儿利什曼原虫感染小鼠体内中性粒细胞被佛波酯刺激诱导产生胞外诱捕网的能力变化. 方法 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30只.感染组每鼠腹腔接种0.5 ml婴儿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密度为2×108/ml)悬液,12周后乙醚麻醉后收集抗凝血.取感染组和对照组小鼠的抗凝血400 μl加入到24孔板中,用100 nmol/L佛波酯刺激3h后,分别用CD11b和Ly6G标记中性粒细胞,用H3Cit和MPO标记产生胞外诱捕网的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H3Cit+MPO+中性粒细胞群比例.用中性粒细胞分离试剂盒纯化感染组和对照组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00 nmol/L佛波酯刺激中性粒细胞3h,分别用蓝色荧光标记DNA,红色荧光标记瓜氨酸化组蛋白H3,绿色荧光标记髓过氧化物酶,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观察、拍照.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采用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离试剂盒分离纯化的中性粒细胞纯度达到87%以上.感染组和对照组小鼠的中性粒细胞分别被佛波酯刺激后,H3Cit+MPO+中性粒细胞群占总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880±0.251)%、(0.623±0.0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成象分析发现,感染组的中性粒细胞体积增大,且产生环状和丝状DNA骨架结构的细胞比例增多.感染组标记H3Cit和MPO颗粒物的荧光数量较对照组增多,DNA骨架结构上附着的H3Cit和MPO颗粒物数量增多. 结论 婴儿利什曼原虫感染可增强小鼠中性粒细胞产生胞外诱捕网的能力.

婴儿利什曼原虫、感染、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37

R382.22(医学寄生虫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2225;上海市第四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15GWZK0101

2019-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8-2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000-7423

31-1248/R

37

2019,37(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