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8812.2021.03.001

冠状动脉狭窄功能学评估临床展望

引用
近年来,我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迅猛发展,每年的PCI例数明显增长,据不完全统计, 2019年达100万例以上[1].大量的证据表明,PCI不仅提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生存率,也缓解慢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但是,COURAGE研究[2]和 ISCHEMIA研究[3]显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早期PCI并不降低缺血性心血管事件风险.部分原因是由于医师目测或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uantitifying coranary angiography,QCA)分析获得的冠状动脉狭窄严重性并不能精确反映客观心肌缺血程度[4].为此,临床上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在指导PCI中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视,尤其在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做出介入决策时.既往FAME系列研究[5-7]结果表明,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指导的PCI远期临床疗效(严重不良心脏事件减少)明显优于血管造影指导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同样,DEFER试验[8]表明,根据FFR判断为非血流动力学明显狭窄的冠状动脉病变,可以安全地推迟PCI,且不影响远期预后.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冠状动脉狭窄的生理学评估对优化血运重建策略至关重要.因此,最近的欧美及我国的冠状动脉介入指南均将FFR指导PCI列为ⅠA类推荐[9-10].

冠状动脉、功能学、介入治疗

29

R541(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21-05-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21-12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004-8812

11-3155/R

29

2021,29(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