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8812.2015.08.014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参数程控与优化

引用
自1983年De Teresa首次提出双心室同步起搏的概念以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作为治疗慢性中、重度心力衰竭(心衰)的有效方法,已经列入2013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心脏起搏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南[1] Ⅰ A类推荐.多项研究均证实,CRT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逆转左心室重构,降低心衰患者住院率与死亡率[2-6].但仍有约30%的患者在CRT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甚至心功能恶化,即所谓的CRT“无应答(non-response)”或“应答不良”.影响向CRT疗效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基础心脏疾病、心室运动不同步程度、术中左心室电极植入部位、起搏部位瘢痕负荷或纤维化以及术后CRT起搏参数设置等[2-5].联合采用优化左心室电极植入位置和优化CRT程控参数技术,被认为是提高CRT反应率的最佳策略[6].近期的临床研究更多关注CRT装置植入后的参数优化,特别是对于非最佳左心室起搏位点的患者,若在术后恰当优化其房室(atrioventricular,AV)间期和心室间(interventricular,VV)间期,仍可进一步提高CRT治疗的应答率,最大限度地实现房室、室间收缩的同步性,减少二尖瓣反流,延长左心室充盈时间,增加心房收缩对左心室充盈的贡献,协调左心室向心运动以提高心脏的排血效率,同时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7-11].在临床实际程控操作中,通常先尝试优化房室AV间期,再优化室间VV间期.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参数程控、优化

23

R541.6(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15-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77-48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004-8812

11-3155/R

23

2015,23(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