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3.11.004

直接PCR法对感染性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断价值

引用
背景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致盲率极高,发病初期易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或病毒性角膜炎,常规的临床诊断方法费时较长,特异性差,极易错过治疗的“时间窗”.常规PCR法检测简单、特异、有效,但由于病变标本取材量少,不易提取组织DNA,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非提取组织DNA的直接PCR法扩增棘阿米巴虫株18S rRNA保守序列在棘阿米巴角膜炎快速诊断中的可行性. 方法 从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暨青岛眼科医院诊治的10例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的病变角膜中分离10株棘阿米巴虫株,经鉴定均为T4基因型虫株.用直接PCR法分别扩增棘阿米巴原虫、白念珠菌、绿脓杆菌、Ⅰ型单纯疱疹病毒以及正常人角膜上皮细胞以确定该方法的特异性.将棘阿米巴原虫稀释至不同的浓度以确定直接PCR法的敏感性.采用SPF级6周龄健康雌性BALB/c小鼠构建棘阿米巴角膜炎动物模型,于感染后第1、3、5、7、10、15天获取角膜组织,分别进行直接PCR、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KOH封片镜检和原虫培养鉴定,比较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 直接PCR法仅能扩增棘阿米巴DNA,其他病原体DNA均未扩增出;在每个获取的棘阿米巴角膜炎样本中最少可检测到10个棘阿米巴原虫.在棘阿米巴角膜炎小鼠模型中,直接PCR法在感染后第1、3、5、7、10、15天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0% 、90.0% 、80.0% 、70.0% 、70.0%和50.0%,总阳性率为73.3%,高于原虫培养法的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KOH封片镜检的总阳性率为56.7%,real-time PCR法检测的总阳性率为61.7%,均略低于直接PCR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172).结论 直接PCR法操作简单,在上述4种方法中对棘阿米巴原虫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高,能够快速诊断棘阿米巴角膜炎,尤其对于待检标本少而无法提取DNA的患者可首选.

棘阿米巴、角膜炎、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法

32

R772.21;R541.4;S855.9+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651

2013-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011-101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95-0160

11-5989/R

32

2013,32(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