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7623/syxb2015S2001

渤海湾盆地东部油气门限控藏研究与有利成藏区预测评价

引用
经典油气地质理论在指导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但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油气藏发现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基于逻辑判断和定性分析的传统研究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复杂地质条件下油气精细勘探的需要.为此,在渤海湾盆东部海域地层发育与岩相展布、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油气生成与资源评价等油气成藏条件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油气门限及其控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烃源灶(S)、储层相(D)、封盖层(C)、低势区(P)等既能客观描述又能定量表征,这4类功能要素控制着渤海湾盆地东部海域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低势区主要表现为低位能的构造隆起(P1=M)、低压能的断裂带(P2=F)、低界面能的相对高孔渗岩体(P3=L).每一类功能要素都表现出确定的控藏边界、范围、概率,97%的油气藏分布在两倍烃源灶排烃半径范围内,96.5%的油气藏分布在颗粒不粗也不细(0.1 mm<D<0.5mm)的优相地层中,100%的油气藏分布在盖层厚度介于15~600m的地层之下,90%以上的油气藏分布在古隆起坡脚之上的构造高部位,95%以上的油气藏分布在距断裂带3 km范围内,93%的油气藏分布在界面势能指数小于0.5的砂体中.通过综合分析,建立了功能要素组合控藏模式(T-CDPS),并预测出渤海湾盆地东部8套目的层在主要成藏期(T)形成了290个有利成藏目标区,其中构造类油气藏潜在目标区173个,岩性类油气藏潜在目标区94个,潜山类油气藏有利目标区23个.已发现的115个油气田中有108个落入四大功能要素叠合最有利成藏区,回放检验吻合率94%;通过预测成果指导部署探井106口,发现41个含油气构造带,增加三级储量8.6×108t,探井成功率提高20%,反映理论模型可靠有效.

渤海湾盆地、油气藏、油气分布门限、功能要素组合、有利成藏区带预测

36

TE122(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综合重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渤海湾地区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资助

2016-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8页

1-1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石油学报

0253-2697

11-2128/TE

36

2015,36(z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