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4998.2001.02.014

轴承座加工工艺的改进

引用
@@  如图1所示的SWZ型传动接轴轴承座,形状为多边形,材料40CrNiMoA,软氮化处理至36~48HRC,如果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不合理,不仅会增加时间和成本,而且尺寸精度难以保证,给装配带来很大的困难。 [1]原加工工艺和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加工工艺是单件加工、机械加工工艺路线:锻造→退火处理→划六面轮廓线→粗铣各表面和45°斜面→粗车轴承孔→调质处理→精铣各表面→精车轴承孔→钻孔→车外圆弧和内止口圆弧→软氮化处理→精磨凸键→精磨轴承孔。   由于毛坯锻造成单件,形状为420×325×190(mm)长方体,每个外表面都粗、精铣加工,浪费时间和成本,车φ600外圆和止口φ580的圆弧,需要设计制造夹具,而且装配时,外止口φ580的圆弧在装配时定位性能差。钻孔6-φ34的孔间距用钻孔夹具也很难保证装配后零件在回转φ600外圆上,同时又影响十字轴在轴承套内的定位,这种加工工艺过程,消耗大量的时间,增加成本,降低生产效率。

轴承座、加工工艺过程、时间和成本、轴承孔、装配、圆弧、机械加工、氮化处理、钻孔夹具、止口、外圆、加工工艺编制、表面、形状、退火处理、生产效率、设计制造、精磨、工艺路线、锻造

39

TH133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3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机械制造

1000-4998

31-1378/TH

39

2001,39(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