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小学生“悄悄拿别人东西”的心理根源和干预策略

引用
悄悄拿别人东西是一种性质严重的不良行为,老师必须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将这种坏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否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不良行为就可能发展成恶习,使孩子形成残缺的道德认知和扭曲的人格心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干预的方法上,我们只能采用心理策略,绝对不能使用“道德谴责”,更不能使用“偷”这样的字眼儿。这是由小学生的心理水平决定的,因为儿童自身对这一行为的性质几乎没有认知,也就根本上不存在道德上的判断,其行为完全是心理驱使的。因此,只能从心理方面入手运用心理策略进行干预和引导。当“心理源头”的问题解决好后,悄悄拿别人东西的不良行为自然会消失。

小学生、心理根源、不良行为、心理策略、道德认知、心理水平、人格心理、萌芽状态、干预、心理源、为儿童、种性、增长、运用、题解、年龄、方法、犯罪、道路、措施

TU1;J91

2014-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9-2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1004-5872

14-1024/G4

2014,(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