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9-8860.2002.02.001

关于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思考

引用
主客二分的对象化思维模式,遮蔽了对"主体"本身领悟的可能性."主体性"肇始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在德国古典唯心论那里展示为"自我意识的运动"."主体性"积淀和涵盖全部人性,应当超越德国古典唯心论.作为内涵更为丰富深刻的范畴,"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伴随着对于"生活世界"的重视,而成为新的重要的哲学课题.胡塞尔在"生活世界"和"交互主体性"思想中突出"交往"和"有效性",开了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先河.从"语义学"转向"语用学"理解"主体间性",并强调"以言行事",才能真正进入实际的"交往"和"主体互动",从而营造出主体间得到共识和沟通的语境.

主体、主体性、自我意识、主体间性

B015(哲学基本问题)

2005-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1009-8860

32-1562/C

2002,(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