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8-4622.2021.03.015

法教义学视角下网络诽谤犯罪的司法认定

引用
网络诽谤行为与传统诽谤行为在性质上并无本质不同,但网络诽谤犯罪的构成要件系通过司法解释予以确定,因此对于网络诽谤犯罪的教义学分析,应当在遵循司法解释的基础上进行.认定网络诽谤行为,应注意将"捏造事实"的"事实"限定为足以败坏他人名誉、具有具体内容且令人可信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注意把握信息网络空间中"捏造事实"呈现出的多种面相.同时应将"篡改"行为界定为"实质性修改".司法解释关于网络诽谤"情节严重"的四种情形,不宜认定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而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行为的"情节恶劣",对"情节恶劣"的把握应主要着眼于散布行为本身的恶劣程度.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或者转发数,应为实然标准且应为真实有效的数量.对"被害人提供证据有困难"作出合理解释是准确界定"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的前提.

网络诽谤、客观行为、诽谤信息、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4

D924;G201;D631

2021-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85-19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1008-4622

31-2005/D

24

2021,24(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