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2-416X.2006.03.011

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抗稻褐飞虱新基因的鉴定与利用

引用
稻褐飞虱(BPH,Nilaparvatalugens St(a)l)是中国和世界稻区最严重的水稻害虫之一,发现和利用新抗性基因和进行抗性种质创新对于稻褐飞虱抗性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进行了1 200多份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种质对多种BPH生物型的抗性鉴定,获得了30份抗性资源,其中6份对分布于世界主要稻区的稻褐飞虱生物型1和2、孟加拉、湄公河(越南)、九龙江(越南)、潘特纳加(印度)等6种生物型或其中5种具有广谱高抗性.遗传分析证明了这些种质对BPH生物型2和九龙江生物型的抗性受2对重复作用隐性基因控制,对潘特纳加生物型的抗性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表明抗源对不同褐飞虱生物型具有不同的遗传机制.普通野生稻材料2183存在的2对隐性基因很可能是新发现的基因,因为在这些染色体区域还没报道有BPH抗性基因,这两对基因暂命名为bph18(t)和bph19(t).研究总共培育出143份抗性创新种质和6份抗性品系或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组合,这些优良的抗性创新种质为培育抗性新品种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普通野生稻、水稻、稻褐飞虱、抗性品种、基因标记、bph18(t)、bph19(t)

4

S4(植物保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60053;广西科技厅科研项目05112001-1A1;广西重点实验室基金

2006-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65-37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分子植物育种

1672-416X

46-1068/S

4

2006,4(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