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3-4331.2001.z1.019

山区县发展肉牛生产的思考

引用
@@ 建立以养牛业为主的畜牧业,是西方发达国家从传统农业进入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我国加快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条捷径.牛属反刍动物,由于它有瘤胃这个"大发酵罐",我们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开发利用各自廉价的"非竞争性"、"非常规"的饲料资源,以达到节约粮食、降低成本的目的.近几年来,由于山区县发展肉牛的生产资源丰富,肉牛生产有了新的突破,肉牛养殖正在从分散的传统饲养向集中规模养殖发展,但因饲养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牛价下跌,没有建立牛肉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等诸多因素,使得肉牛生产发展缓慢,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滑坡现象.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经过调查,从宏观角度剖析:认为要使农区山区县肉牛生产有一个新的大发展,必须努力"建立一个模式,开发五个环节":1建立一个符合山区实际的肉牛生产模式闽西北山区,黄牛资源丰富,而且有着良好的草山草坡和"十边草地",广大农民有饲养黄牛的习惯和经验.根据这个实际情况,笔者提出投资最省,效益最好的肉牛生产模式:即"开发黄牛资源,引用良种冷配,借助农家散养,后期集中肥育".也就是说,在黄牛密集的乡镇,引用国外肉用良种公牛的冷冻精液,以人工授精方式对本地母黄牛进行杂交改良,产下的杂种牛,仍由农村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利用农家原有的养牛条件,田边地角、房前屋后的零星"十边草地",草山草坡,农副产品及秸秆藤蔓等,放牧饲养至12~16月龄,然后,由肉牛肥育场或肉牛养殖专业户收购,集中肥育3~5个月出栏.采用该生产模式发展肉牛,不仅国家投资少,而且,养殖户饲养成本低,周转快,效益高.

山区县、肉牛生产、饲养管理、生产模式、黄牛、资源、肉牛养殖、农业现代化、草山草坡、开发、肥育、养殖专业户、肉产品加工、闽西北山区、杂交改良、因地制宜、养牛、效益、现代农业、投资

23

F3(农业经济)

2006-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8-5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福建畜牧兽医

1003-4331

35-1103/S

23

2001,23(z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