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257-0289.2020.03.004

理解之难——从《中庸》“喜怒哀乐未发”句看

引用
《中庸》第一章“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句,尤其是前一句,历来为儒家思想家关注和讨论的重要命题,宋明理学家对其作了深入的思考和阐发,留下大量的论述.与现代学人往往望文生义、根据字面意思从人的心理状态上去理解这句话不同,古代哲学家是从形上学意义上去理解和阐发这句话的.小程子首先划清本体论与心理学的界限,强调作为本体之“中”根本就不是一种主观性状态.朱熹继承伊川反对心理主义和自然主义的阐释原则,深入阐释了未发之中的丰富意义,并且以功夫论来具体解决如何明体达用的问题.阳明秉承程朱在这个问题上的原则思路,严守《中庸》天人关系的圭臬,进一步强化前辈从本体论而非心理学去理解未发已发的立场.牟宗三从他接受的康德自律哲学的观点出发,批评朱子对未发句的阐释,却未能真正理解朱子的思想,原始材料掌握上的缺陷还在于其次.牟宗三对程(伊川)朱的批评是现代学者在现代性话语支配下以西方现代思想揣度古代思想的一个典型例子.

中庸、未发、中、朱熹、牟宗三

62

2020-06-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21-3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0257-0289

31-1142/C

62

2020,62(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